2006年10月14日 星期六

"真臘風土記"青青菜菜公共--1/4

先說明ㄜ,黑色字體是周達觀大帥哥的原著,藍色字體是我青菜公共的(請用台語念)錯了不負責-而圖片是我2005年去吳哥窟拍攝的,但有些圖片是由Erice & Sabina & 辣妹提供的,另有兩張圖片翻拍自Alone the royal roads to Angkor這本書 ,年底再去吳哥窟,回來後會再加強圖片部份

 

真臘風土記(原著:元朝周達觀)

○總敘 

   真臘國或稱占臘,其國自稱曰"甘孛智"。今聖朝按西番經(001)名其國曰"澉浦只",蓋亦"甘孛智"之近音也。(002).自溫州開洋,行丁未針(即西西南方向),歷閩廣海外諸州港口,過七洲洋,經交趾洋,到占城(即今越南中部之平定)。又自占城順風可半月到真蒲,乃其境也。(到了真浦就是真臘的國境了),又自真蒲行坤申針(西南偏西方向)過崑崙洋,入港,港凡數十,惟第四港可入,其餘悉以沙淺故,不通巨舟。然而彌望皆修藤古木、黃沙白葦,倉卒未易辨認,故舟人以尋港為難事。自港口北行,順水可半月,抵其地曰查南,乃其屬郡也。又自查南換小舟,順水可十餘日,過半路村、佛村,渡淡洋(即洞里薩湖)可抵其地曰干傍(003).取城五十里(距都城五十里)按諸番志(004)稱其地廣七千里,其國北抵占城半月路,西南距暹羅半月程,南距番禺十日程,其東則大海也。舊為通商來往之國。

聖朝誕膺天命,奄有四海,唆都元帥之置省占城也,嘗遣一虎符萬戶、一金牌千戶,同到本國,竟為拘執不返。(005) 。元貞之乙未(西元1295,006)六月,聖天子遣使招諭,俾余從行。以次年丙申二月離明州(即今浙江寧波)二十日自溫州港口開洋,三月十五日抵占城,中途逆風不利,秋七月始至,遂得臣服。至大德丁酉六月回舟(即西元1297,007)八月十二日抵四明泊岸,其風土國事之詳雖不能盡知,然其大略亦可見矣。

(001西番即今之西藏,西番經即西藏的經籍)

(002柬埔寨的英文是Cambodia,除曾一度改名高棉,現稱柬埔寨)

(003 干傍,即碼頭也,此處指洞里薩湖北岸之暹粒河口,為真臘對外水運港口)

(004 諸番志為南宋趙汝适所撰)

(005唆都元帥於元朝至元十八年奉命駐守占城,曾派出虎符萬戶與金牌千戶兩位高官到真臘,竟被真臘拘留未得歸返)

(006元貞元年, 元朝第一個皇帝忽必烈的孫子鐵穆耳繼承皇位稱元成宗,元貞元年即西元1295) 

(007 大德丁酉即大德元年,大德是元成宗用的第二個年號,其第一個年號是元貞,大德元年即西元1297)

  ○城郭 

  州城(即大吳哥城,008)周圍可二十里,是有五門,門各兩重。惟東向開二門,餘向皆一門。城之外巨濠,濠之外皆通衢大橋。

橋之兩傍各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將軍之狀,甚巨而獰。五門皆相似。橋之闌皆石為之,鑿為蛇形(:神話中之蛇Vasuki)蛇皆七頭,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勢(:此為印度神話--攪拌乳海,009)

城門之上有大石佛頭三,面向四方,中置其一,飾之以金。(:有頭三,中一頭有兩面分視內外,餘二頭各視左右,故面向四方), 門之兩傍,鑿石為象形。(:係鑿成三個頭的大象,因陀羅神的座騎)

城皆疊石為之,可二丈,石甚周密堅固,且不生繁草,却無女墻(小牆註010)。城之上,間或種桄榔木(:鐵木),比比皆空屋。其內向如坡子(註內向的一邊有緩坡),厚可十餘丈。坡上皆有大門,夜閉早開。有監門者,惟狗不許入門。(註 彼時視狗為不祥之物)其城甚方整,四方各有石塔(城牆四角之小龕)一座,曾受斬趾刑人亦不許入門。當國之中(此大吳哥城之)有金塔一座(:Bayon巴揚寺),傍有石塔二十餘座(:因歷代增建,今已有54)

石屋百餘間;東向金橋一所;金獅子二枚,列於橋之左右;金佛八身,列於石屋之下。

金塔至北可一里許,有銅塔一座(:Baphuon巴方寺,寺後有臥佛石雕,傾毀,重建中)比金塔更高,望之鬱然,

其下亦有石屋十數間。又其北一里許,則國主之廬也(:國王的御苑)其寢室又有金塔一座焉(:即寢宮Phimeanakas,國王夜夜於此與蛇精交媾之)所以舶商自來有富貴真臘之褒者(011),想為此也。

石塔(指巴肯山Bakheng,昔舊城中心,)南門外半里餘,俗傳魯班(:比須奴神)一夜造成

魯班墓(:此魯班廟即小吳哥Angkor Wat) 在南門外一里許,周圍可十里,石屋數百間。

東池在城東十里(註:即東美蓬 East Mebon東邊的水庫,今已乾枯,僅餘寺),周圍可百里。中有石塔、石屋,塔之中有臥銅佛一身(:濕婆神)臍中常有水流出。

北池在城北五里(涅盤寺Neak Pean,012)中有金方塔一座,石屋數十間,金獅子、金佛、銅象、銅牛、銅馬之屬皆有之。

(008:州城即 Angker Thom,有稱大吳哥,亦有稱吳哥通者)

(009:天神與阿修羅為求長生不老之仙液,以曼陀羅山為攪拌棒,蛇神Vasuki為繩索, 八十八位天神與九十二位阿修羅各執首尾,合力攪拌乳海.攪拌幾千年之後,蛇神的毒液流到乳海,而攪拌棒曼陀羅山也快下沉,比須奴化身為神龜撐起曼陀羅山,而濕婆神為了天下蒼生也把毒液吞下,所以濕婆神的頸子以下成了青色,在繼續攪拌的過程中,各種人間的珍寶,小仙女Apsara也攪拌出來了)

( 010:女牆即短牆,建於城牆之上,有射口)

(011真臘因其盛產黃臘,降真(香料) 犀角 象牙..,民生富裕,故有富貴真臘之稱)

(012涅盤寺,類似現代的SPA水療中心)

------------------------

○宮室 

  國宮及官舍府第皆面東。國主在金塔、金橋之北,近門,周圍可五六里。其正室之瓦以鉛為之,餘皆土瓦,黃色.樑柱甚巨,皆雕畫佛形。屋頭壯觀,修廊複道,突兀參差,稍有規模。其蒞事處有金窗欞,左右方柱上有鏡數枚,列放於窗之旁。其下為象形。(即今之象台,然建築物皆已毀)聞內中多有奇處,防禁甚嚴,不可得而見也。

其內中金塔,國主夜則臥其下。土人皆謂塔之中有九頭蛇精,乃一國之土地主也,係女身。每夜則見(:出現),國主則先與之同寢交媾,雖其妻亦不敢入。二鼓乃出,方可與妻妾同睡。若此精一夜不見(:出現),則番王死期至矣;若番王一夜不往,則必獲災禍。

其次如國戚大臣等屋,制度廣袤,與常人家迥別。周圍皆用草蓋,獨家廟及正寢二處許用瓦。

亦各隨其官之等級,以為屋室廣狹之制。其下如百姓之家止用草蓋,瓦片不敢上屋。其廣狹雖隨家之貧富,然終不敢傚府第制度也。

---------------------------

  ○服飾 

  自國主以下,男女皆椎髻袒裼(挽髮做成椎狀且露臂)止以布圍腰。

出入則加以大布一條,纏於小布之上。布甚有等級。國主所打之布,有直(:價值)金三四兩者,極其華麗精美。其國中雖自織布,暹及占城皆有來者,往往以來自西洋者為上,以其精巧而細樣故。人惟國主可打純花布。頭戴金冠子,如金剛頭上所戴者。或有時不戴冠,但以線穿香花,如茉莉之類,周匝於髻間。頂上戴大珍珠三斤許。手足及諸指上皆帶金鐲、指展(:指環)上皆嵌貓兒眼睛石(:貓眼石)其下跣足(:光腳)足下及手掌皆以紅藥染赤色,出則手持金劍。百姓間惟婦女可染手足掌,男子不敢也。大臣國戚可打疏花布,惟官人可打兩頭花布,百姓間惟婦人可打之。新唐人雖打兩頭花布,人亦不敢罪之,以其暗丁八殺故也。暗丁八殺,不識體例也。 

----------------------------

  ○官屬 

  國中亦有丞相、將帥、司天(掌天文曆事)等官,其下各設司吏之屬,但名稱不同耳。大抵皆國戚為之,亦納女為嬪(:嬪妾)。其出入儀從亦有等級,用金轎扛,四金傘柄者為上;

金轎扛,二金傘柄者次之;金轎扛,一金傘柄者又次之;止用一金傘柄者又其次之也;其下者止用一銀傘柄者而已;亦有用銀轎扛者。金傘柄以上官皆呼為巴丁,或呼暗丁。銀傘柄者呼為斯辣的。傘皆用中國紅絹為之,其裙直拖地;油傘皆以綠絹為之,裙卻短。(:傘頂邊緣之下垂部分曰裙)

-------------------------------

  ○三教 

  為儒者呼為班詰”(即印度僧侶波羅門)為僧者呼為苧姑,為道者呼為八思。惟班詰不知其所祖,亦無所謂學舍講習之處,亦難究其所讀何書。但見其如常人打布之外,於項上掛白線一條,以此別其為儒耳。由班詰入仕者則為高上之人,項上之線終身不去。苧姑削髮穿黃,偏袒右肩,其下則繫黃布裙,跣足,

寺亦許用瓦蓋,中止有一像,正如釋迦佛之狀,呼為孛賴,穿紅,塑以泥,飾以丹青,外此別無像也。塔中之佛,相貌又別(:指與中原佛像有)皆以銅鑄成,無鐘鼓鐃鈸與幢幡寶蓋之類,僧皆茹魚肉,惟不飲酒,供佛亦用魚肉(此為小乘佛教,不計葷,但禁過午食),每日一齋,皆取辦於齋主之家。寺中不設廚竈,所誦之經甚多,皆以貝葉疊成(貝多羅樹之樹)極其齊整,於上寫黑字,既不用筆墨,不知其以何物書?。僧亦有用金銀轎扛傘柄者。國王有大政亦咨訪之,卻無尼姑。

八思惟正如常人打布之外,但於頭上戴一紅布或白布,如韃靼娘子罟姑(: 罟姑即蒙古婦女所戴的帽子)之狀而略低,亦有宮觀,但比之寺院較狹,而道教者亦不如僧教之盛耳。所供無別像,但止一塊石,如中國社壇中之石耳(:此時係指Lingam靈甘,男性生殖器,濕婆神之化身)亦不知其何所祖也。

卻有女道士。宮觀亦得用瓦。八思惟不食他人之食,亦不令人見食,亦不飲酒,不曾見其誦經及與人功果之事,俗之小兒入學者皆先就僧家教習(先到寺廟修行受教育)暨長而還俗,其詳莫能考也。

 

--------------------------

○人物 

  人但知蠻俗人物麤醜而甚黑,殊不知居於海島村僻、尋常閭巷間者,則信然矣;至如宮人及南棚(南棚乃府第也)婦女,多有瑩白如玉者,蓋以不見天日之光故也。大抵一布經腰之外,不以男女,皆露出胸酥髻椎跣足(:不分男女皆僅以一塊布纏在腰部,都露出酥胸頭髮盤成椎狀且赤)  ,雖國主之妻,亦只如此。國主凡有五妻,正室一人,四方四人。其下嬪婢之屬,聞有三五千,亦自分等級,未嘗輕出戶。余每一入內,見番主必與正妻同出。乃坐正室金窗中,諸宮人皆次第列於兩廊窗下,徙倚窺視,余備獲一見。凡人家有女美貌者,必召入內,其下供內中出入之役者呼為陳家蘭,亦不下一二千,卻皆有丈夫。與民間雜處,只於頂門之前削去其髮,如北人開水道之狀,塗以銀硃及塗於兩鬢之傍,以此為陳家蘭別耳(以此特徵辨別其為陳家蘭)惟此婦可以入內,其下餘人不可得而入也。內宮之前,有絡繹于道途間.尋常婦女椎髻之外,別無釵梳頭面之飾。但臂中帶金鐲,指中帶金指展,且陳家蘭及內中諸宮人皆用之,男女身上常塗香藥,以檀,麝等香合成,家家皆修佛事。國中多有二形人(:男扮女) ,每日以十數成群,行於噓場間,常有招徠唐人之意,反有厚饋,可醜可惡。 

--------------------------

  ○產婦 

  番婦產後,即作熱飯,拌之以鹽,納於陰戶,凡一晝夜而除之。以此產中無病,且收歛常如室女。余初聞而詫之,深疑其不然,既而所泊之家有女育子,備知其事。且次日即抱嬰兒,同往河內澡洗,尤所怪見。又每見人言番婦多淫,產後一兩日即與夫合,若丈夫不中所欲,即有買臣見棄之事(:漢朝朱買臣因家貧,其妻求去)若丈夫適有遠役,只可數夜。過十數夜,其婦必曰:“我非是鬼,如何孤眠?”淫蕩之心尤切,然亦聞有守志者。婦女最易老,蓋其婚嫁產育既早,二三十歲人已如中國四五十歲人矣。

-----------------------

  ○室女 

  人家養女,其父母必祝之曰,願汝有人要,將來嫁千百箇丈夫。富室之女自七歲至九歲,至貧之家則止於十一歲,必命僧道去其童身名曰陣毯。蓋官司每歲於中國四月內擇一日頒行本國.應有養女當陣毯之家,先行申報官司,官司先給巨燭一條,燭間刻畫一處,約是夜遇昏點燭,至刻畫處,則為陣毯時候矣。先期一月或半月或十日,父母必擇一僧或一道,隨其何處寺觀,往往亦自有主顧。向上好僧(:地位較崇高的僧侶)皆為官戶富室所先,貧者不暇擇也(:比較貧困者就沒有什麼可挑選的),官富之家,饋以酒米、布帛、檳榔、銀器之類,至有一百擔者。直(:價值)中國白金二三百兩之物,少者或三四十擔或一二十擔,隨家豐儉。所以貧人家至十一歲而始行事者,為難辦此物耳。亦有捨錢與貧女陣毯者,謂之做好事。蓋一歲中一僧止可御一女,僧既允受,更不他許。是夜大設飲食鼓樂,會親鄰,門外縛一高棚,裝塑泥人、泥獸之屬于其上。或十餘,或止三四枚,貧家則無之。各按故事,凡七日而始撤。既昏,以轎傘鼓樂迎此僧而歸。以綵帛結二亭子,一則坐女於其中,一則僧坐其中。不曉其口說何語,鼓樂之聲喧闐。是夜不禁犯夜,聞至期,與女俱入房,親以手去其童(:童真) ,納之酒中。或謂父母親鄰各點於額上,或謂俱嘗以口,或謂僧與女交媾之事,或謂無此。但不容唐人見之,所以莫知其的。至天將明時,則又以轎傘鼓樂送僧去。後當以布帛之類,與僧贖身,否則此女終為此僧所有,不可得而他適也。余所見者,大德丁酉(:1297)四月初六夜也。前此父母必與女同寢,此後則斥於房外,任其所之,無復拘束隄防之矣。至若嫁娶,則雖有納幣之禮,不過茍簡從事,多有先姦而後娶者。其風俗既不以為恥,亦不以為怪也。陣毯之夜,一巷中或至十餘家城中迎僧道者,交錯於途路,間鼓樂之聲無處無之。

-------------------------- 

 ○奴婢 

  人家奴婢皆買野人以充其役。多者百餘,少者亦有一二十枚,除至貧之家則無之。蓋野人者,山野中之人也。自有種類,俗呼為撞賊。到城中亦不敢出入人之家,城間人相罵者一呼之為撞,則恨入骨髓,其見輕於人如此。少壯者一枚可直百布,老弱者止三四十布可得。秪許於樓下坐臥,若執役方許登樓,亦必跪膝、合掌、頂禮,而後敢進。呼主人為巴馳,主母為米巴。巴馳者,父也;米者,母也。若有過撻之,則俯首受杖,略不敢動。其牝牡者自相配偶(其男女自相許配)主人終無與之交接之理。或唐人到彼,久曠者不擇,一與之接,主人聞之,次日不肯與同坐,以其曾與野人接故也。或與外人交,至於有妊養子,主人亦不詰問其所從來。蓋以其所不齒,且利其得子,仍可為異日奴婢也。或有逃者,擒而復得必於面刺以青,或於項上帶鐵以錮之,亦有帶於臂腿間者。 

------------------------

○語言 

  國中語言自成,音聲雖近,而占城暹人皆不通話說 。如以一為梅,二為別,三為卑,四為般,五為孛監,六為孛監梅,七為孛監別,八為孛監卑,九為孛監般,十為荅,呼父為巴馳,叔伯亦呼為巴馳,呼母為米,姑、姨、嬸、姆以至鄰人之尊年者亦呼為米。呼兄為邦,姊亦呼為邦。呼弟為補溫,呼舅為吃賴,姑夫姊夫姨夫妹夫亦呼為吃賴。大抵多以下字在上。如言此人乃張三之弟,則曰補溫張三。彼人乃李四之舅,則曰吃賴李四。又如呼中國為備世,呼官人為巴丁,呼秀才為班詰。乃呼中國官人不曰備世巴丁,而曰巴丁備世。呼中國之秀才不曰備世班詰,而曰班詰備世,大抵皆如此。此其大略耳,至若官府則有官府之議論;秀才則有秀才之文談;僧道自有僧道之語說;城市村落,言語各自不同;亦與中國無異也。 

-----------------------------

  ○野人 

  野人有二種。有一等通往來話言之野人,乃賣與城間為奴之類是也。有一等不屬教化不通言語之野人,此輩皆無家可居,但領其家屬巡行於山頭,戴一瓦盆而走。遇有野獸,以弧矢標槍射之而得,乃擊火於石,共烹食而去。其性甚狠,其藥甚毒,同黨中常自相殺戮。近地(:平地)亦有種荳蔻木綿花織布為業者,布甚粗厚,花紋甚別。 

--------------------

  ○文字 

  尋常文字及官府文書,皆以麂鹿皮等物染黑,隨其大小闊狹,以意裁之;用一等粉,如中國白堊之類,搓為小條子,其名為,拈於手中,就皮畫以成字,永不脫落,用畢則插於耳之上。字跡亦可辨認為何人書寫,須以濕物揩拭方去。大率字樣正似回鶻字(:即維吾爾族文字)凡文書皆自後書向前(:由左到右)卻不自上書下也。余聞之也先海牙(:先是蒙古姓 ,也先海牙應是使節團中的蒙古人)云其字母音聲,正與蒙古音相鄰,但所不同者三兩字耳。初無印信,人家告狀,亦無書鋪(:代書) 書寫。 

 

 

 

 

 

 

 

 

 

 

 

 

 

 

 

 

 

 

 

 

 

 

 


標籤:

6 個意見:

2006年10月15日 上午10:03 , Anonymous macgirl 提到...

再度佩服的五體投地!相信跟吳哥的團員有福了,可以聽到滿滿的精彩故事耶!這比我在當地的導遊說的多很多....太深入了...佩服!佩服!
果然替吳家爭光!
慚愧的荷包蛋.....

 
2006年10月15日 晚上9:18 , Anonymous eva 提到...

吳哥應該出本書才對太厲害..

 
2006年10月15日 晚上10:30 , Anonymous gkw 提到...

哇,这一篇要手脚掌齐拍才行了,好用心哦!!!啪啪啪啪啪啪啪)))))))))

 
2006年10月16日 凌晨2:26 , Anonymous tennupee 提到...

to macgirl : 我沒帶團,只是帶朋友去逛逛,可惜那些傢伙是不會主動給小費的to eva:出書,別嚇人了,俗說男人慎於動筆,女人慎於開口,我還是別亂寫,反正是青青菜菜說說,不負責的to gkw:吳家果然支持吳家人 哈哈

 
2008年11月16日 晚上9:30 , Anonymous Amber 提到...

你好,你的遊記寫得很詳細,真的是很有系統的「跟著周達觀遊吳哥」~
我目前也在寫自己的吳哥遊記,有些事想請教一下:
真臘風土記裡描述:
城之外巨濠,濠之上通衢大道,橋之兩傍各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將軍之狀,甚巨而獰。五門皆相似。
上面這段,感覺像是橋的兩旁各有54隻善神和54隻惡神,但我印象中,應該只有二十多尊,所以應該是27隻善神和27隻惡神,但這樣就和周達觀的描述不符了。
因為去玩時沒有特別注意這點,回來寫遊記時才覺得怪怪的,請問你知道善神和惡神各有幾尊嗎?
謝謝!

 
2008年11月17日 下午3:06 , Anonymous 吳哥 提到...

各有幾尊修羅與阿修羅?我沒注意算,不過應該沒有各54尊那麼多吧,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