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吳哥窟之旅024--Tonle Sap 洞里薩湖

 


上圖是放學了小朋友划船回家


元朝的周達觀真臘風土記,描述洞里薩湖是"淡水洋",在"耕種"章節中提到:


 淡水洋中,水痕髙可七八丈,巨樹盡没,僅畱一杪耳。
人家濵水而居者,皆移入山。
後十月至三月,點雨絶無,洋中僅可通小舟,深處不過三五尺。
人家又復移下耕種者,指至何時稲熟。是時,水可渰至何處,隨其地而播種之


有關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青菜講講,,我以前寫了五篇,請參考


http://blog.xuite.net/namaste.sirius/wuco/8455079


目前柬埔寨人在洞里薩湖的耕種與上述周達觀的描述並無兩樣, 這種傍水而居的生活方式從以前到現在仍沒改變


先不談洞里薩湖,因為逛完小吳哥寺之後,大夥兒肚子也餓了,吃飯最重要,所以就到old market用餐,順便逛逛old market,等到下午3點太陽小一點再去逛洞里薩湖,


途中經過做臭魚的工廠,那魚真是臭, 在舊市場的小吃店也有賣魚, 吃起來不很臭,有一道菜是臭魚煎蛋,味道還不錯


下圖是誘魚進入的迷宮


下圖是小朋友來學校上課,這裡的學校有分越南學校與柬埔寨學校,因為有一些越南人來此討生活


夥伴們把愛心素描本+鉛筆+橡皮擦+貼紙拿給小朋友


現在是枯水期,若水上升時,上下學要搭船


下圖是用船來接小朋友回家



高腳屋就建在水邊


小舟是流動的7-11


高腳屋並沒有地基,隨著水面擴縮而機動的遷移


小舟也是交通與運輸工具



 下圖是水上的籃球場



生物老師在示範如何品嘗淡水蝦
下圖最左邊那一張圖片是美人魚,這故事的源由是當哈奴曼帶著猴兵猴將要進攻楞伽島(現斯里蘭卡),因大海阻隔, 猴兵搭橋,但都被美人魚率領的蝦兵蟹將破壞,所以哈奴曼就潛到海裡與美人魚大戰,猴魚纏鬥卻墬入情海, 所以美人魚就幫忙哈奴曼搭建好大橋,讓猴兵猴將順利進攻楞伽島,救出息妲,


您若看到一隻猴子抱著美人魚,就是這故事


至於猴子與美人魚如何談戀愛?語言相通嗎? 會有愛情的結晶嗎? 神話嘛,聽聽就好,除非妳真的相信孫悟空是從石頭蹦出來的


看看相片中這四隻美人魚的表情,她們相信左左邊那位老爹講的故事嗎?


等到太陽從湖邊下沉,我們也踏上歸途


晚餐仍在old market用餐








明天要去哪裡啊?讓我想想


 


標籤:

2 個意見:

2009年9月12日 上午10:50 , Anonymous macgirl 提到...

淡水蝦這麼小要這樣大口張開吃才過癮嗎?呵呵!
這裡的水上人家感覺就是整個漂泊。
謝謝吳哥你給我的DVD,我收到了!

 
2009年9月13日 清晨6:16 , Anonymous 吳哥 提到...

生物老師眼中的生物不敢是禽魚鳥獸都是很重要的
所以要在享用這些生物時都是抱著尊敬的心
以感激其在食物鏈中重要的地位
這樣回答會不會太嚴肅了  哈哈 開玩笑的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