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文化祭--台北保安宮看建築--正殿與裝飾篇
從前殿'往正殿觀去,可見左右兩邊有鐘樓與鼓樓,但仔細一瞧,兩個建築外表相似,但柱子數量不同,鐘樓用16根柱子,鼓樓就用10根柱子,也是"對場"的做法
在正殿上雕刻八仙大鬧東海的雕像,甲方把"鬧東海"三個字的字與字之間隙加大,等乙方要刻上字時發覺空間已不夠了,乾脆"八仙大"這三字不刻了,也是"對場"的結果,
正殿前的香爐鑄有雙童執戢(吉)懸磬(慶) , 喻"吉慶"
正殿四周的圖畫為台南人畫師潘麗水所繪製,潘麗水出生於民國3年,其父潘春源為當時知名的民俗畫師,潘麗水早年隨父習畫,尤擅人物畫,二次大戰期間,宗教活動減少,較少建廟或重修,迫於生活壓力,曾從事畫電影看板,潘麗水於民國82年榮獲教育部民族藝師薪傳獎,成為台灣傳統彩繪上,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彩繪藝師,台南三分之二的廟畫皆出自其手,最出色的是門神,眼神銳利威嚴,傳聞竊賊宵小皆不敢與門神之眼神對視
保安宮的門神原為名匠張長春繪製,於民62年不知何故遭塗掉,後來經潘麗水重繪,但劉家正於民72年重描,並於民91年再重描
標籤: 保生文化祭
10 個意見:
潘麗水是國寶級的畫師,鹿港龍山寺也有他的作品,保安宮也是台北市極少數有大型壁畫的廟宇不過...他的畫風是師承嶺南派的,跟傳統不太一樣.(電影看板是後來的事)比如 : 嶺南派的喜歡用小碎筆來畫衣褶,傳統則是一筆到底,各有優缺點.傳統的代表作有:山西永樂宮的壁畫,之前還來台灣國父紀念館展過八仙那幅左邊有一幅鐘魁嫁妹(歸寧?),非常精采,一直想介紹.....現在真的沒力氣說
三英戰呂布那幅要注意小兵手上的籐牌(所謂的盾),還有劉關張&呂布的服飾基本上,有7分是北管戲裡的打扮
因為生病,錯過了介紹台北傳統藝術季吳哥哥,這場不可錯過阿,也是國寶級的表演,我們一定到http://www.tco.gov.tw/html/answer.asp?sn=193台北傳統藝術季的官網 : http://www.arttime.com.tw/contact/news_detail.asp?news_no=77
to 妹:哇,終於有回應留言了,有推就有動力啦,下一篇快出爐了,不過也是保安宮建築的最後一篇了,因為建築談太多好像有點悶,而且我對建築不大了解哩可惜明天要去三義參加高中同學會順便看桐花,不然真想再去聽聽李教授的古蹟講解
我來晚了...最近大頭妹身體也不是很舒服週末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昏睡說所以保安宮的導覽也錯過了真是對妹覺得不好意思ㄋㄟ...說來慚愧保安宮大頭妹從小去到大也看過幾次的整修但卻從來沒有好好注意裏頭的建築和壁畫下次去一定仔細的觀察吳哥用心介紹的內容
大頭妹千萬別這麼說以後還有得是機會拉這種事要隨緣拉,放假還是要多休息像我就是太刻意了,結果把自己也把書呆攪慘了
本來就是隨緣嘛,放假就要多休息,不要太累才能看更多
謝謝妹和吳哥大頭妹現在有時間就休息希望能儘快恢復以前的活力
吳哥哥解說得好仔細啊
to Irene:其實我是去年去聽李教授講解實有做筆記啦,野人獻曝了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