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9日 星期二

雪霸高山保育志工--有點嘮嘮叨叨的

先生,請不要穿鞋子上床(就是有人會穿鞋子上床?唉....)

小姐.對不起,這裡沒有垃圾桶,垃圾請自行帶下山(有人一到山莊就找垃圾桶在哪裡?)

請勿在寢室炊煮,麻煩移駕到廚房炊煮(就是有人不顧安全在寢室炊煮)

請小聲一點,動作輕一點,有人已經在休息了(在山莊不管白天或夜晚隨時都有人在準備攻頂或打呼休息)

廚餘與垃圾請別忘記帶下山(有人會帶薑母鴨 燒酒雞或甘蔗上山,產生一堆廚餘)

先生,麻煩把菸頭自行帶下山(等沒人看到,有人就會把菸頭偷偷丟到草叢裡了,唉..)

雪山圈谷積雪30公分,沒有冰爪冰斧與雪地經驗請勿上主峰(1-4月的雪季最容易看到一群沒經驗的要硬上雪山)

請問你們的隊員都回到山莊了嗎?

衣服濕了要換衣服的請到管理室更換,別客氣

小姐請把帽子戴起來,避免頭痛或失溫

對不起,我這裡沒有便當,你們的領隊正在廚房煮晚餐(有一次一位參加登山商業公司的登山客竟然怪保育志工天黑了還不發便當,差點把笑翻一群人)

................

以上是我在雪山的369山莊或七卡山莊經常聽到高山保育志工與登山客的對話,

我喜歡上雪山,三點原因,1.山莊的床位好申請  2.可以路過四季都有不同的花貌的武陵, 3.雪山主峰與東峰線有七卡山莊與369山莊,四秀線有桃山山屋與新達山屋可以休息,而且不收費,在山莊前看雲看樹看山是非常愜意的事.

在山莊裡或登山步道上,經常碰到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高山保育志工",這是一群用行動在默默愛山的人,有美眉志工,也有70多歲的阿伯級志工,年齡不一而足,

我喜歡跟這群保育志工閒聊,發覺他們的職業身分有很多種,

有呼吸治療師,有高中國中小學老師,也有大學教授,

有科技新貴,有水電工,有機車店老闆,

也有退休的軍公教人員,有夫妻檔,也有姊妹檔,也有兄弟檔,

也有每個星期不爬山就渾身不自在的志工,

每個人都有一段不同的爬山經歷與山林經驗,但唯一相同的是他們都有一顆熱愛山林的心.

今年初在雪山東峰看到兩位保育志工在直昇機停機坪上割草,

一問之下,原來是去年底有登山客在369山莊腸破裂,好不容易有位高山保育志工將那位登山客揹到東峰直昇機停機坪(2.1公里喲,我都要走一小時,不敢想揹人要走多久?)

也通知海鷗直昇機來救援,但因為停機坪被劍竹遮蔽,直昇機很難發現停機坪位置,所以隔一個月後這兩位志工在七卡山莊值班時,就拿著鐮刀爬山3小時到停機坪割草,割好後再走3小時回七卡山莊,別以為割草不難,但停機坪標高3100公尺左右,空氣稀薄,我試著幫忙割草,才發覺高山的劍竹非常堅韌,沒辦法割,只能鐮刀的鋸齒賣力的鋸,割沒幾分鐘就氣喘如牛,真比揹重裝爬山還累,但看那兩位志工還是甘之若貽,努力的鋸草,翌日回程看見停機坪已整理好了,真是打從心底佩服這些保育志工的付出

山林確實需要這一群默默付出的高山保育志工

(待續)

 

 


不屬於山林的,帶下山吧

在台灣爬3000公尺以上高山,基本上可以分1.苦行僧式 2.輕鬆行

苦行僧式就是自己揹著帳棚睡袋糧草一歩一步邊走邊喘氣的往上,這種方式最省錢,也很累

輕鬆行就是參加以登山為營利的商業團體,免揹公糧&睡袋,只要背自己的裝備就可以了,這種方式花費較高,但不必揹公糧睡袋可以輕鬆爬山

一般而言,苦行僧式的豋山山友因為經常爬山,比較會控制糧食的攜行量與比較會自愛的把垃圾與廚餘與菸頭帶下山,當然也有例外.

但那些參加以登山為營利的商業團體的個人登山客,或許因為較少爬山,所以較缺乏將垃圾與廚餘菸頭帶下山的觀念,當然大部分以登山為營利的商業團體的領隊基於愛山的理念,都會再三告訴團員自己的垃圾要帶下山.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還是有人將垃圾亂丟,當然也有例外的

那麼,這些以登山為營利的商業團體到底是如何在山上供應睡袋與炊煮?大部分都聘請原住民幫忙把睡袋糧食揹上山並且請原住民負責炊煮,

所以經常在山上看到原住民揹著一大背包的糧食與睡袋在山徑走著,真是辛苦錢啊

而通常商業登山公司為了省錢,都只是請一至兩位原住民負責一大隊伍的餐飲與睡袋,

真是把那些原住民累壞了,假若一隊有20人,要背20個睡袋與20人三天兩夜的糧食,可不是簡單的事,沒有幾份本事是不敢接這種挑重的工作的

但原住民也有其應變的方法,就是把睡袋&乾糧&廚具用厚塑膠袋包起來,藏在山區,等下個隊伍來時再拿出來使用

所以有時候去爬山,在山莊休息,常看到原住民揹著空架子往外走,10幾分鐘之後就揹幾十個睡袋回到山莊發給那些輕鬆行的登山客,可想而知,他們是把睡袋乾糧藏在山莊附近,有圖為正.

下圖是雪山369山莊的管理室,因為369山莊平日無人管理,只有假日會有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高山保育志工前來山莊幫忙維持清潔與協助山友,所以就有商業登山公司將睡袋與乾糧藏在管理室的天花板上,一共50來個,嚇人吧,

有圖為証

睡袋 糧食 隨意藏於草叢中,有時忘了取回,我亦曾看過幾十個用完的空瓦斯罐藏在山莊旁,任其生鏽,腐爛的蔬果更時而可見

我在想,辜且不論商業登山公司是否以賺錢為目的?但至少他們提供一些機會給那些想親近山但因體力不佳無法自己揹糧食睡袋力上山的人,一個接近大自然的機會,

但是,若商業登山公司能多請幾位原住民幫忙揹睡袋與糧食,一方面讓原住民多一些工作機會,一方面也可以減少睡袋糧食匿藏於大自然中,不是兩全其美嗎?

除了廚餘與垃圾要帶下山外,果皮也要帶下山,但有人說,果皮會腐爛為何要帶下山?殊不知,一片果皮的汁就可以讓數百隻蚊蟲飽餐好幾頓,而嚴重影響食物鏈.

看看369山莊附近不怕人的酒紅朱雀與黃鼠狼,因為有山友喜歡亂丟垃圾,酒紅朱雀&黃鼠狼就可以撿拾垃圾吃,所以不怕人

所以,不屬於山林的東西,就要全部帶下山,這是喜愛山林的人最要遵守的自然規則


標籤:

2007年5月20日 星期日

尼泊爾--奇旺野生國家公園

尼泊爾奇旺野生國家公園, 一般遊客到這裡最主要的是看野生動物

此地居民曾因瘧疾肆虐而遷村,後來疫情消失才遷回,

下圖婦女揹的是餵食家畜的糧草

奇旺國家公園內的河川,黃昏適合看夕陽

蟀哥在看夕陽,非哥在拍美女

清晨趁著晨霧未散,搭獨木舟尋找動物是一種樂趣,偶爾須提醒喜歡聊天的夥伴先不要說話,傾聽大自然的晨籟

也可以搭吉普車尋找動物

也可以騎大象尋找動物

騎大象較容易看到犀牛,犀牛是大近視眼,活動範圍很固定,所以輕易就可以找到犀牛的身影

下圖這隻小犀牛攝於2000年元月,只有兩歲,好可愛,因為犀牛媽媽被老虎追不見了,國家公園工作人員發現這隻孤兒犀牛太危險了,只好先代替媽媽飼養,等長大了可以獨立再野放.

下圖是2002年2月拍的,小犀牛長大了,聽說隔幾個月就要野放了,現在應該已經7歲了.

下圖是工作人員在準備大象的飼料,青草包稻米

有興趣看熊貓搔癢動作的請按這裡

 

 

 

 


標籤:

2007年5月17日 星期四

2007新一代設計展0517-0520在世貿一館

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的「新一代設計展」,是國內歷時最悠久、規模最大、以學生設計新秀作品為主的展覽,從0517~0520日一連四天在台北世貿一館展出,除了最熱門的工業設計之外,還有商業設計&多媒體設計,各設計新秀無不卯足全力展現自己的設計實力與順便探探市場之反應.

以下是幾件成大工業設計系學生的部分作品,供大家參考 

上圖是CHILD'S SECRET BASE,

提供了兒童一個遊戲與休息的安全空間,每個細節均採無銳角設計,可愛的布幔可以闔起來,布幔部分圖案可以掀開小洞,讓小孩可以從內向外偷窺外面的的大人世界.是兒童私密的躱貓貓小窩,而布幔的開闔更貼心的採用紐扣設計,可以讓兒童練習如何使用紐扣,讓手腦並用的技巧在不知不覺之中就可以訓練完成,中間中空的圓盤採用白底綠葉圖案,讓兒童有在樹陰下遊戲的舒適感,且中空圓盤上可以置放兒童心愛的玩具.另亦可依據兒童的身高調整圓盤高度,三根樹幹內側各有一個小樹洞,可以擺放小玩具

下圖的設計是一個結合木質地板 水泥地板 草地 鐵軌的巧思步道,是設置在小學生上下學必經的校園通道上,小學生可以走在安全的鐵軌上,或是拉著登機箱讓輪子與木質地板上發出愉悅的聲音,而水泥地板更貼心的設計幾個小淺洞,滿足兒童踢石子的樂趣 

下圖的椅子有玄機,兩張合起來成一張,分開來卻給兩個人坐

下圖的椅子充分利用力學原理,直擺橫躺都可以坐

下圖是登機箱,圓形滾動比以往4個小輪子還省力,

下圖是食器,一種新的概念

下圖是便條纸,把時間分成四格,把重要的事情記在上面,哪一格先用完還可以補充

下圖的浴缸,前面有雲形霧狀透明片隨著水注入而升起,讓人有一種躺在雲端沐浴的感覺,其防水塞的設計也很別致

下圖是單車,當有兩部時,可以結合成協力車

有興趣的朋友在0517-0520這四天到現場給這群設計新銳打打氣吧,畢竟社會要進步,設計是很重要的一環工作

P.S.

1.以上是我看到我認為產品設計理念,不一定與原創的設計理念相同

2.產品皆受智慧財產權的法律保護,請勿模仿

 


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

尼泊爾美麗的山城-波卡拉

  每次到波卡拉,一大早大概五點多我就把同行的夥伴從溫暖的被窩挖起來,帶他們去看波卡拉的晨曦

波卡拉的費娃湖很美,尤其清晨漫步在湖畔拍日出,或行舟看晨曦,看遠處魚尾峰的倒影,彷若時間都靜止了

下圖的右邊那座山是魚尾峰,是尼泊爾人的聖山,禁止攀登

尼泊爾小朋友的眼睛都是大大的,好可愛

下圖 祈福

下圖,在波卡拉,騎車環湖是最悠閒的運動

下圖是西藏村旁的戴維斯瀑布枯水期,是因為有位外國人戴維斯拍照時墬入河中,遂以她的名字命名,此瀑布流經費娃湖

當西藏達賴喇嘛離開西藏時帶著一群人到印度,也有人翻過高山峻嶺到尼泊爾,於是一群西藏人就在波卡拉定居

下圖是西藏村喇嘛廟的小喇嘛在背誦經文


標籤: